但無奈於訴求無果,該組織的領袖還被警方逮捕。
攝影式觀看,「把攝影從藝術那樣從壓制性的技術完美標準中解放出來。藝術之所以被攝影超越,恰恰是因為支配它成為藝術的標準——攝影師卻從來沒有放棄「把什麼才是一張好照片的定義收得很窄」。
攝影成為藝術、改變藝術、走向普及藝術? 攝影究竟是記錄還是創作的爭辯,藉由不同的攝影信條來實踐。Photo Credit: Shutterstock / 達志影像 攝影取代藝術 「攝影把繪畫從忠實表現的苦差中解放出來,讓繪畫可以追求更高的目標:抽象」,但繪畫反而運用了相機的觀看模式,繼續追求寫實,另一方面,「攝影師也沒有把抽象留給畫家」。桑塔格對此提到攝影對於「認知」的辯論——「要麼作為一種簡單、準確的認知活動,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。桑塔格舉出繪畫與照片的例子,說明攝影是如何在「作者」這一方面超脫藝術:繪畫會特別說明是哪個畫家的作品,但照片卻不見得會有攝影師的簽名,因為背後的個人見解,「會干預對照片的基本需求:也即照片紀錄、診斷、提供信息」。也把攝影從美中解放出來」。
第五章〈攝影信條〉是討論攝影的最後一部分了,可以說是整本書的集大成精華。桑塔格提出這兩個相對想法的共通點——照片其實「不是真正地存在什麼,而是我真正地察覺到什麼」,也就是說,我們其實是先觀察到某個現象才去拍攝的,例如觀察到某個無人海灘可以拍星空銀河的風景攝影,或者是觀察到某種花語與人體之間的關聯與意義延伸,才以此為題創作。然後呢,再下一次,我和藤本一起去了東京一趟,應該是昭和三十年(1955)六月吧,我們一起去手塚老師在常盤莊的房間。
我高中畢業後進了富山新聞社,不過,嗯,我知道要繼續畫漫畫的話就非去東京不可。我在那裡幫了三天三夜(笑)。那年夏天,我等於是去東京探了一次路吧。安孫子:沒回來(笑)。
安孫子:對,真的是第一次呢。Q:第一次見到漫畫責編
」心裡越受傷就越在意,越在意就越過不去,更加劇而陷入惡性循環。人變得更敏感又額外接受更多刺激,惡性循環不斷上演。剛開始我還會想:「就算不喜歡這些工作,但只要我把討厭的工作也做到位,說不定就能升官了。當我終於沒那麼敏感,變得不在乎一點,人自在後也就放鬆了。
文:大嶋信頼 從事心理諮商工作時,我也曾懷疑:「怪了?眼前這個人明明很有能力,但為什麼就是升不了官?」聰明、對人體貼,最棒的一點是每次我跟他講話時都覺得「很開心」,覺得眼前這個人真的很不錯。」當時我實在太厭惡這種狀況,最後也做不下去了。但從噩夢中清醒後,曾幾何時我變的沒那麼敏感了,眼前的路也開闊了,以前那些被我當成壞人的人,每個人都成了來幫忙我的貴人。因此產生「這家公司超黑心」的感覺,對公司的印象也越來越差。
在這狀況下,要繼續工作也就難了。正是因為太敏感把每件事當真,好不容易工作表現得不錯,卻完全得不到認同的現象就發生了。
」一聲炸開,演變為「這種爛公司,我不幹了。書籍介紹 《不在乎的勇氣:給害怕被討厭 所以虧待自己的你》,三采文化出版 .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。
最近我開始認為「這或許就是我想要的。好幾次把自己身體搞壞甚至病倒,周遭的人看了也想著:「哎呀,那人絕對升不上去的啦。作者:大嶋信頼 譯者:呂盈璇 以前的我無法想像「自己能不輕易受影響」。其他人都覺得沒什麼,只有我碰到一點事就想很多,想太多破壞了他人對自己的信任,錯失升官機會的自己真是虧大了,一次又一次太敏感、太認真,壓力都堆積在大腦。因為太過敏感而導致工作快做不下去的人,如果學會遲鈍一點,便能脫胎換骨。過往我對「比較不在乎的人」總有壞人的印象,而身為「敏感的人」的我總扮演好人角色,結果,身旁的人都甩開我紛紛飛黃騰達去了,恨啊。
清醒後就能明白:「其他人跟自己一樣也都只是人啊。而現在,我已徹底清醒過來。
」 不需要把腦子摘下來洗一洗,只要學會遲鈍一點,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非常有趣。一般人碰到同樣的事,可能會輕描淡寫地說:「老闆又在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了。
不開心的的狀況都消失了。雖然周遭的人曾認為我會是同儕間最快發達的那個人,甚至叫我明日之星,但因生性敏感,到後來,我才知道背地裡有人說我:「那個人或許終究升不上去吧⋯⋯」 升不了官、忍耐著、努力將不同工作做到精準熟練,但討厭的工作卻一件接一件落到我的頭上。
被旁人後來居上的經驗 每當聽到人跟我描述這種狀況,回頭想想就覺得:「啊,跟我以前一樣啊。升官倒數計時前爆炸 有些人即使內心敏感,卻知道「這時候認真就輸了」而拼命壓抑自己。工作表現明明不錯,但因為太敏感老是很緊張,跟那些落落大方的人不同,敏感的人工作表現絲毫得不到認同,升不了官才發現:「天啊,我的薪水跟其他人也差太多了。常有人講話讓我不開心,或硬是把鳥事推給我。
」 就算再怎麼忍耐,卻毀在沒辦法跟其他人一樣學會「別太在意」,總是敏感地把上司或同事講的話照單全收。好不容易被上司肯定、終於到了可能晉升的時刻,長久壓抑累積的不滿卻「砰。
」 但卻總在辭職、冷靜後回想:「咦,我到底為甚麼要為了那種事辭職?」而懊悔不已。認定上司是「最糟糕的職場霸凌混蛋」,忍到最後變成「夠了,再跟繼續這些人工作我會氣死。
」但即使心裡這麼想,在那個當下卻因生性敏感把每件事都當真,累積的壓力無處排解,越想越覺得所有人都好過分,連帶認為公司真是爛透了。人遲鈍,路就開了 當時的我甚至想過「乾脆把這顆敏感的腦袋摘下來洗一洗算了。
」總咬緊牙根拼了命工作,卻因個性敏感、太過較真,將上司看做壞人而到最後「忍無可忍」。過去我以為「敏感又纖細的人才能出人頭天」,但我發現錯了。工作表現好也得不到認同 實際跟這些人聊過後,我發現這些人跟我一樣敏感。他們常被同事或上司不經意的一句話勾起情緒,深陷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。
諮商過程中,那些為敏感所苦而升不了官的客戶們,有時看著我總問道:「這麼不在乎沒問題嗎?」不免替我擔心的同時也很訝異,原來刻意的遲鈍也能出頭天啊。泰然自若的人很顯然比較容易出人頭地,因為他們能自由發揮實力,不被人勉強做沒必要做的事也完全不會受到無謂的干擾。
我總是捶胸頓足懊悔得要命。」做著做著卻發現:「那些工作能力普普的人就算不做這些事,不也都輕輕鬆鬆往上爬了?」想不開又太在乎,讓我幾近絕望,我還曾經因為這樣氣到肚子痛而倒下。
總會在升官倒數時覺得「夠了,再也不忍了。這時候對上司講的話大驚小怪就完蛋了啊……」敏感的人真的專門挑這種場景認真回應,才會演變成「永遠輪不到你升官」的下場。